中溫蠟的性能檢測指標有哪些?
發(fā)布日期:2025-01-22 14:25 來源://sdtxblg.com 點擊:
中溫蠟的性能檢測指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物理性能指標
熔點:是中溫蠟的重要指標,一般采用熔點儀進行測定,以了解蠟在何種溫度下開始熔化,確保在使用過程中能在合適的溫度條件下操作,通常中溫蠟的熔點在60℃-80℃之間。
硬度:反映蠟的軟硬程度,常用針入度法來測量,用規(guī)定質量的標準針在規(guī)定時間內垂直插入蠟樣的深度來表示,單位為0.1mm。硬度影響蠟模的成型和脫模性能等,合適的硬度可保證蠟模在后續(xù)加工中不易變形。
密度:指單位體積中溫蠟的質量,通過密度計等儀器測量,它對于評估蠟的成分均勻性以及在鑄造過程中的體積收縮等有重要意義,不同配方的中溫蠟密度可能略有差異,一般在0.9g/cm3-0.95g/cm3左右。
流動性:表征蠟在液態(tài)下的流動能力,通常通過測定一定溫度下蠟的流出時間或流變性來評估。良好的流動性確保蠟能在模具中快速、均勻地填充,形成完整、精確的蠟模,與蠟的分子結構、溫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收縮率:分為線收縮率和面收縮率,是指蠟從液態(tài)冷卻到固態(tài)時尺寸的變化程度,通過測量蠟模在不同溫度下的尺寸變化來計算。收縮率直接影響蠟模與鑄件的尺寸精度,一般中溫蠟的體積收縮率在1.2%-1.5%左右。
化學性能指標
含碳量:碳元素在中溫蠟中的含量,對蠟的燃燒性能、熱穩(wěn)定性等有影響,通過元素分析儀等設備進行檢測。合適的含碳量有助于保證蠟在燃燒脫除過程中的效果,減少殘留。
酸值:反映蠟中酸性物質的含量,以中和1g蠟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shù)(mg KOH/g)表示,通過酸堿滴定法測定。酸值過高可能導致蠟的穩(wěn)定性下降,影響蠟模質量,一般中溫蠟的酸值較低,通常在0.5mgKOH/g以下。
皂化值:指中溫蠟中可皂化物質的含量,以皂化1g蠟所需氫氧化鉀的毫克數(shù)表示,通過皂化反應和滴定來測定。皂化值可用于評估蠟的純度和質量,與蠟的組成和性能密切相關。
雜質含量:包括水分、灰分、機械雜質等。水分含量過高會影響蠟的性能,可通過卡爾費休法等測定;灰分是蠟燃燒后殘留的無機物質,通過高溫灼燒稱重法測定;機械雜質可通過過濾、顯微鏡觀察等方法檢測,雜質含量過高會影響蠟模的表面質量和性能。
工藝性能指標
涂掛性:指蠟模表面對涂料的附著能力,通過觀察和評估涂料在蠟模表面的涂覆均勻性、厚度等進行判斷。良好的涂掛性可保證在制殼過程中涂料能均勻附著,形成高質量的型殼。
脫蠟性:衡量蠟從型殼中脫出的難易程度,通過實際脫蠟試驗,觀察脫蠟時間、脫蠟是否干凈等進行評價。脫蠟性好可確保在鑄造過程中蠟能快速、完全地脫出,不殘留,以免影響鑄件質量。
重復使用性能:評估中溫蠟經(jīng)過多次熔化、成型等循環(huán)使用后性能的穩(wěn)定性,通過對多次使用后的蠟進行各項性能指標的檢測,與原始蠟的性能進行對比分析。優(yōu)質的中溫蠟應具有良好的重復使用性能,以降低成本。
